虽然三伏天已悄悄离开,但“秋老虎”依然很猛,稍不留神,一些皮肤问题可能就会“不请自来”,不少医院皮肤科也迎来就诊高峰。
8月23日,我们在湘潭市中心医院皮肤科看到,不少患者正排队等候。市民陈先生最近手臂双侧频繁出现红斑丘疹且红肿瘙痒,因此到医院就诊。“本以为是简单的晒伤,哪知道这么严重,医生说再拖一段时间可能就变湿疹了。”陈先生说。
陈先生告诉记者,自己一个月前手臂在无明显征兆的情况下突然起了好几处红斑,且伴有红肿瘙痒,考虑到三伏天的高温模式,以为是普通的晒伤,便只做了简单的处理。
“一个月下来,红斑不仅没有消失,还起了很多丘疹和水泡,反反复复。瘙痒感也越来越严重,尤其在太阳下待一段时间后,症状加剧,好几次痒得我抓破了皮肤。”陈先生说。经医生诊断,陈先生是因为长时间日光暴露引起的皮肤病——多形性日光疹,于是给他开具了抗过敏口服药物和涂抹的药膏,并叮嘱其注意防晒、润肤。
那么炎炎夏日,我们应该如何护理好自己的皮肤呢?常见的因日晒导致的皮肤疾病又有哪些?记者就此咨询了湘潭市中心医院皮肤科主任梁丽。“目前,日光暴露引起的皮肤病主要有两类。一类是长期暴露在紫外线下,引起皮肤损伤的日光性皮炎,又称日晒伤,也就是我们俗称的晒伤。另一类是紫外线过敏导致的光敏性皮炎,是一种变态反应性疾病,陈先生就是属于这类情况。”梁丽介绍说。
“两者的直接诱因都是‘阳光’,症状初期相似,因此很多市民容易把这两种疾病混淆,症状较重时,都应尽早就医。日光性皮炎症状较轻,持续时间短,根据皮肤反应的轻重又可分为一度晒伤和二度晒伤。一度晒伤仅损伤表皮层,皮肤会出现红斑、肿胀并伴有灼热及疼痛,大部分情况冷敷处理后可痊愈;二度晒伤可损伤真皮层,晒伤部位肿胀起水疱,伴有剧烈灼痛感,严重日晒伤症状通常不会即刻出现,一般在第三天达到高峰。”梁丽补充道,“光敏性皮炎患者大多与个人体质有关,受光敏物质影响,常在日晒后患处出现红斑、丘疹、风团、水肿等症状,有明显瘙痒感,皮损形态多样,且反复易发,此类患者需长期做好防晒工作,如果不及时治疗,容易演变成慢性光化性皮炎。”
梁丽提醒,夏季紫外线强,高温天防晒是非常关键的,外出时,可通过涂抹防晒霜、撑遮阳伞、穿长袖衫等“物理+化学”双重防晒。喜欢在三伏天晒背养生的市民,也要注意做好防晒措施,不宜暴晒过度。每日10时至16时之间紫外线最强烈,没有特殊情况,建议市民尽量避开强光、强太阳的时间出去活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