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报记者 肖中华
今年教师节,湘潭技师学院教师袁波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。他还获得过湖南省技术能手、湖南省五一劳动奖章、湖湘工匠等诸多荣誉,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。
近日,我们去湘潭技师学院采访袁波时,他正在车间指导学生备战全国技能大赛。“既然选择了凭技术吃饭的行当,就要干到最好。”袁波以此不断激励自己学好一身本事,也以此激励学生凭技能改变命运。
砺恒心
袁波来自湘潭县农村,年幼时父亲去世,由爷爷抚养长大。为尽快减轻家里负担,初中毕业时他选择了职校。“当时内心有一个坚定的信念,我是为改变命运到这里来的。”
到江麓技校报到时,老师问袁波想读什么专业,第一次进城的他完全没有概念。老师见他四肢粗壮,就建议他读钳工专业。毕业时,袁波综合考试名列第一,被择优分配到江麓起重公司从事钳工工作。
在钳工班待了一年多后,袁波熟悉了锉刀、下料、打磨、装配等工种,喜欢挑战的他便向铣工进军,凭自学很快成为其中的一把好手,2004年当上铣工班班长。一年后,为将岗位留给更需要的同事,袁波毅然停薪留职去长沙发展,凭自己的专长赢得了某科研公司老总的赏识。刚到长沙时,因为隔行如隔山,袁波连电工符号都看不懂,但他凭着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毅力拿下了电工证。
2009年,江麓集团改制急需电工人才,袁波放弃高薪又回到江麓起重公司,并牵头组建了电工班,与同事们安装了公司第一台既经济又实用的行车,赢得了公司领导层的高度赞许。不久后,他任电工班班长,与团队调整了行车控制箱的位置,优化了主线与控制线安装,在确保安全实用的前提下大大节省了成本,为产品提高市场竞争力创造了条件。
经过不懈努力,袁波还取得了湘潭大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文凭,通过自学考取了钳工高级技师职业资格证书、电工技师职业资格证书。
铸匠心
“既然选择了凭技术吃饭的行当,就要干到最好。”成为一名身怀绝技的匠师型人才,是袁波自上职校以来一直追求的目标。
初到江麓钳工班时,车间给他安排了一位师父,按厂里规定见习期一年。擅长学习的他认真观察师父的一举一动,并将书本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,在实践中摸索检验提升理论知识。勤动手爱动脑的他进步很快,车间主任将他的见习期缩短为半年。6个月后,他便凭出色表现开始拿计件工资:“这可比200多元的学徒工资高出不少。”
钳工是机械工人中的万能工,在很多人看来又苦又累又枯燥。但在袁波眼里,钳工岗位充满生命力。“打磨、加工会赋予冰冷的零件温度与情感,每当一个半成品零件加工完成后,我都觉得给了它第二次生命。”
“每锉一次,感受手的前后摆动力度,我就知道会掉多少切屑。”袁波拿锉刀边演示边解说,“手感的练成要靠悟性,更要靠时间的淬炼。”为了训练手感,刚入江麓工作时,他坚持用手锯而不用电锯。凭借独特的手感,袁波能将误差精度控制在0.01毫米,相当于一根头发直径的七分之一。
凭着精益求精的匠心精神,袁波获得了全国第一届、第二届职业技能大赛装配钳工项目优胜奖,湖南省第一届职业技能竞赛装配钳工项目金牌,成为以他名字命名的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领衔人。
守初心
2010年,在生产一线工作了10年的袁波被调入原江麓技校(现湘潭技师学院)从事钳工教学工作,正式开始了自己的职教老师生涯。
“我回到学校,是想让更多像我这样的孩子通过技能改变命运。”袁波经常以自己的经历勉励学生,希望他们静下心努力学习,练就一身真本领,大则实业报国成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,小则成家立业成为父母眼中的好孩子。
袁波教钳工实训。这是一门体力消耗大、相对枯燥的课程。“相当部分学生基础薄弱,不愿学、不想学,缺乏目标和动力。”
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,袁波制定了一套分班级管理制度,进行分组管理、分组竞争,形成“比、学、赶、超”学习氛围,引导学生循序渐进。通过设计创意型课题,引导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设计技术工艺步骤,将原本乏味的钳工基本功训练融入课题中,在从事课题研究与实践过程中不断提升学生的成就感。这些年来,他指导多名学生在全国、全省技能大赛中获奖,连续多年承担市“金蓝领”钳工培训工作,为行业培训出技师、高级技师240余人。
凭一身真本事,袁波经常受邀到高校和大型厂矿企业解决各种技术难题。一些高校和企业向他伸出了橄榄枝,但都被他婉拒了。“这是我梦开始的地方,我的成长和所有的荣誉都源自这里,我将牢记初心,坚守在这里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