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内统一刊号:CN43-0003 湘潭日报社出版党报热线:0731-58266666广告热线:0731-58221120订阅热线:0731-58623456






2024年11月14日

王国祥:敢于监督,善于监督

本报记者 廖艳霞

庆祝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70周年系列报道⑭

迎着冬日暖阳,78岁的王国祥漫步湘江之畔,看到一江碧水在阳光下熠熠生辉、滔滔北上,感触良多。他的文件袋中,一份珍藏18年的《关于保障全市人民饮水安全的决定》 、一份发黄的报纸、数份手写的发言稿,记录着他为湘江保护与治理、环保公益事业奋斗的历程,无声地诉说着那些他“战斗”过的岁月和时光。

“从群众中来,到群众中去。当人大代表就要为人民服务,既要敢于监督,也要善于监督。”从1997年到2021年、从第十一届到第十五届,王国祥连续25年担任市人大代表,他像战士一样为环保公益事业奔走呼告,践行着“人大代表为人民”的初心使命和责任担当。

刚担任市人大代表之初,王国祥主要关注经济发展,2004年开始接触环保。当时,市人大常委会组织人大代表评议政府工作,他被分配到原市环保局小组,当听到关于湘江镉污染的汇报后,他再也坐不住了。

“当时我心里一沉,仿佛一块巨石压在心头。”强烈的责任感驱使王国祥一头扎进了湘江镉污染调查,他和市人大代表王秀莲、汪孝仁花了一年时间,先后拜访湘潭大学、湖南科技大学、市技术质量监督局、市疾控中心、中环水务公司等单位的学者、专家,三人自掏腰包委托省、部检测单位检测镉污染,多次深入污染超标排放的企业实地调研,持续一个月深夜到湘潭竹埠港、涟水湘乡段、株洲霞湾港蹲点了解不法企业偷排情况,对湘江沿岸的农田、土壤、稻米、蔬菜,湘江底泥、鱼、螺,沿岸居民的血样、尿样等抽样检测,取得了2000多个数据。

2006年,在市十二届人大四次会议上,王国祥和几十名人大代表联名提出了“关于彻底治理湘江流域镉污染,保障人民饮用水安全的议案”。当年,市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了《关于保障全市人民饮水安全的决定》,为全市人民喝上“放心水”提供了有力保障。“人大代表的一个议案推动市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《决定》,这在湘潭乃至湖南湘江污染治理史上都是第一次。这说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显著的优越性和先进性,人大代表确实能推动解决一些事情。”回首往事,王国祥记忆犹新。

湘江污染防治、环境治理需要持续,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,王国祥提出了组建湘潭环保协会的构想。2007年6月5日,湘江流域第一个环境保护非政府组织——湘潭环境保护协会正式成立。17年来,协会的环保志愿者由成立时的几十人发展到现在的1100多人,一批又一批环保志愿者接力监督,从湘江治理到大气污染防治、土壤和湿地保护,协会已成为湘潭生态环境保护的一张“绿色名片”,被中宣部、中组部、中央文明办等部门评为全国最佳志愿服务组织。

当选为市人大代表期间,王国祥充分发挥人大代表监督作用,敢于监督,善于监督,推动一个又一个具体问题得到解决。

当人民群众向王国祥反映老矿山引发的地质灾害危及房屋安全、影响稻田耕种时,他在代表大会期间领衔组织代表询问分管副市长,推动问题解决。

担任市人大代表期间,王国祥领衔组织了10多次要求分管副市长到场的询问和视察,提出了100多份代表建议。对建议办理不满意的,他不会“被满意”。他常说的一句话是:“代表履职要敢于较真,一府两院对待你才会认真,人民群众才会信任你。”

还记得,2012年12月底,他收到群众举报,反映岳塘区一家非法电镀厂严重扰民。王国祥将群众诉求放心头,迅速赴电镀厂周边、群众家中走访调研。当时,政府严厉打击关停非法电镀厂,但因电镀厂负责人患有尿毒症,导致岳塘区环保局行政处罚、法院强制执行都难以执行到位。王国祥不厌其烦,多次到电镀厂找负责人,动之以情、晓之以理,对方终于同意关停厂子、拆除生产设备。

“作为人大代表,就要履行好职责,回报人民的信任。”让王国祥欣慰的是,党的十八大以来,党和国家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决心之大、力度之大、成效之大前所未有,湘潭水、大气、土壤污染防治成效明显,湘江早已变为最美的样子,湘潭大地更绿、更美,“在湘江河里舀一捧水就能喝”的梦想也已经成为现实。

--> 2024-11-14 本报记者 廖艳霞 1 1 湘潭日报 c119695.html 1 王国祥:敢于监督,善于监督 /enpproperty--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