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,湘潭理工学院一号教学楼后街墙“潮”起来了 。原本单调的灰色水泥墙,被五彩斑斓的墙绘所覆盖,从少有人理会的“丑小鸭”,摇身一变成了人人称赞的“白天鹅”,流露出科技、文化交相辉映的时尚格调和青春气息。课余时间,在此“打卡”的学生络绎不绝。
爆款推文,激发校园墙绘的灵感
在湘潭理工学院召开的“项目制”教育教学改革大会上,学院提出了一个目标:“全面推进项目制教育教学改革,大力培养‘CFAP’创新人才。”面对新形势、新理念,以文史专业见长的人文与艺术学院,应如何选择合适的项目,来开展学生实践的“项目制”育人探索呢?
上个月,人民日报公众号发表了一篇关于“95后”姑娘林小燕带领壁画团队助力乡村振兴的文章,阅读量迅速突破10万人次。人文与艺术学院副院长、学工负责人龙超男读后兴奋不已:“我们有基础、有经验、有技能,何不打造一条‘墙绘街’,以此开启学工口的‘项目制’育人新篇章?”去年11月,学院师生曾到岳塘区荷塘街道荷塘村开展墙绘作业,不仅受到了村民们的热烈欢迎,还收到了村委的感谢信,这一成果也被多家媒体报道。
于是,一支名为人文与艺术学院“彩绘实战队”的墙绘执行团队迅速成立,由动画2201班学生陈佳燕担任队长,负责墙绘项目团队的日常管理及工期推进。
天马行空,绘就五彩缤纷的蓝图
自2020年揭牌以来,湘潭理工学院在软硬件建设上日新月异,想要找到一个适合开展墙绘实验的地方,并非易事。
位于一号教学楼后面的一堵旧水泥墙,长期以来一直处于“休眠状态”,它将教学楼与待开发的矮山头隔离开来,起着保障行人安全的隔离带作用。在一次与学生处负责人的沟通中,“彩绘实战队”认为这面墙体是一个可以“大展身手”的好地方。
要让校园里的一面老墙成为“网红墙”,“画什么”成为关键。湘潭理工学院由吉利控股集团主办,不如画一台汽车?将流行歌曲中的正能量具象化,又会是怎样的效果?经过一番头脑风暴,“彩绘实战队”制定了《“彩绘之路”墙体整体美化实践项目方案》,将墙绘的主基调定为“展现学校风格,彰显青春活力”。
在经过流程审批、采购等系列准备工作后,在学校和相关部门领导的支持下,“彩绘实战队”迅速行动,将天马行空的创意变为色彩斑斓的现实。
克服考验,抓牢保质保量的工期
开工选在一个天气晴好的下午。
“彩绘实战队”在五十多米长、近两米五高的墙壁上开始了“翻新工程”。面对灰蒙蒙的水泥墙,队员们在老师的带领下,纷纷挽起袖子,拿起滚筒,蘸着乳胶漆,开始了墙面的刷白工作。几个回合下来,墙壁渐渐显白。次日,墙体的刷白工作得以顺利完成。
由于墙体紧邻树林,且长时间未清洗,蚊虫数量格外多,队员们不时遭受昆虫的“突然袭击”。“尽管一直被蚊虫叮咬,但这无法阻挡我们的进度!”“彩绘实战队”的队员们在朋友圈中分享着他们的辛苦和坚持。
“最怕下雨天!”阴雨天气导致墙绘工期多次延迟,让队员们倍感焦虑。
“能早一天完工,就不能晚一天!”队长陈佳燕一边督导把关墙绘效果,一边与团队成员并肩作战,抢抓施工进度。
信心满怀,成就美不胜收的风景
朋克风的汽车、俏皮互动的微信对话框、暖心的小红花、科技感十足的车毂、启智的七巧板……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,天马行空的创意逐渐变为令人耳目一新的墙绘实景。“光终究会洒在你的身上,你也会灿烂一场。”暖意融融的墙绘标语,向过往师生传递着脉脉温情。
“真棒!我们学院也有自己的墙绘了!”“哇,我刚刚还在跟同学炫耀你们的墙绘项目呢!”看着自己亲手绘就的作品得到大家的认可,“彩绘实战队”的队员们心情格外愉悦。“这是我们校园里的第一面彩绘墙。今后,我们要让更多的墙变得色彩斑斓。”“这次墙绘实践,让我们既锻炼了专业技能,提升了协作能力,也收获了满满的成就感,这就是‘项目制’育人的魅力所在吧!”
色彩斑斓的墙绘,不仅是美丽的艺术表达,是信心的象征,更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。“我们将成立一个墙绘工作室,通过一次次实践,积累经验,产出更多成果,让‘彩绘之路’越走越远!或许,我们还可以将墙绘作为载体,开展‘百村工程’,让上百个村庄变得更加靓丽,充满生机,为村民们的生活注入更多美的享受,展现我们高校‘项目制’育人、服务社会的应有价值!”展望未来,“彩绘实战队”的队员们满怀信心。
(作者系湘潭理工学院教师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