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林屋山民送米图卷子》(以下简称《林》),钟叔河编订,湖南美术出版社2016年10月第2次印刷。
《林》书在钟叔河先生编辑、著作的出版物中,属于比较冷门但又非常有特点的一部书。说他冷门,似乎未见该书上过新书推荐榜、排行榜,相关书评文章也不多见。该书的内容及成书过程颇有特点:廉吏暴方子(1847-1895),河南人,1879年出任江苏震泽县平望司巡检,从九品,是当朝最末一等的官吏,大致相当于现在的乡镇长。暴因得罪上司丢了官。他得罪了上司,却没有得罪百姓,而且还很清廉,“债累满身,一钱不存”,无米下锅,只得忍饥读书。当地村民得知后自动自发向暴家捐献柴米。暴方子自记:“蔓延至八十余村,为户约七八千家。一月之中,共收米百四石八斗,柴约十倍于米,他若鱼肉鸡鸭糕酒果蔬之类不可纪数。”这种魅力,让文人共鸣。诗人秦散之写纪事长诗,又作《林屋山民送米图》。俞曲园篆额并作小记:“暴方子,廉吏也。罢官后,洞庭西山之民知其乏食,穷乡僻壤,里夫村妇,负米担柴,馈遗不绝。西山诗人秦散之为作长卷记之,余为题端。”
长卷一出,暴方子成为中国读书人内心的骄傲,社会贤达先后为卷子题咏,其中包括郑叔问、吴大澂、吴昌硕、胡适、俞平伯、黎锦熙、朱光潜、张大千等。沈从文题记:“暴方子为官清廉,作人有骨气,曲园老人尝为文称之为古君子。此送米图犹可仿佛见前贤行谊,观之生钦敬心。”数十年间,一众名家接续在卷子上作画、题诗、题字,让卷子文化含金量大增。1948年,暴方子的孙子暴春霆在俞平伯等大力支持下,将卷子印制成书(共100册)。暴春霆有乃祖遗风,除了赠予题签人外,100册剩余的一概不出售。从卷子后附有村民捐献柴米的“柴米簿”,到暴方子后人不愿利用乃祖之名牟利,暴家优良家风家教绵延悠长。
钟叔河先生出版眼光向来前瞻独到。他从一朋友处得知此书,几经周折,终于再版。为什么要出这样一本书,钟先生在此书序言中说:“官民关系从来都是很重要的政治关系和社会关系。”“它是一份官民关系的重要文献。”
与此书相呼应的是,暴方子持续得到社会的尊重。报载,河南滑县建立了“暴方子纪念馆”,并以此为主题开展廉政家风教育。暴家后人在纪念馆担任讲解员。中国书协前主席张海题写馆名,同时又书写了“豪情贯日光玄武,英气排空照滑台”的联语。
暴方子,一位官阶低小的清官,如一颗恒星,把廉洁的光芒长留人间,长留人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