她陶醉了
本报小记者 湘潭县百花小学2004班 徐婕睿
她是我的发小,可上学后,我们不在同一所学校,见面次数变少了。去年暑假,我回老家探亲,她约我一起爬山看日出。
天还没亮,我们就起床,迎着凉爽的晨风出发。山里静悄悄的,动物还在睡梦中,只有树叶沙沙响,和我们的脚步声作伴。她走在前头,见我追上来,小声又坚定地说:“我们肯定能看到最美的日出!”
没多久,鸟儿开始唱歌,天边也热闹起来,深蓝慢慢变成淡紫,又悄悄染成橘红。我们在大石头边坐下,她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渐渐升起的太阳,睫毛上闪着金光,清澈的眼睛倒映着蓝天白云,漂亮极了。
太阳越升越高,越来越亮,光芒散开,透过云层,把她笼罩在柔和的光里。她不再说话,微微仰头,闭上双眼,山风轻轻吹着她的头发。她在感受什么呢?是凉爽的风,是泥土的清香,还是温暖的阳光?
过了会儿,她慢慢睁开眼,抱着膝盖望着天空,笑着说:“真想尝尝阳光是什么味道!”我说像蜂蜜,她说是橘子,我们争得面红耳赤。她调皮地摆摆手:“行吧,蜂蜜味就蜂蜜味,反正是甜的。”说完,我们哈哈大笑,笑声在山谷里回荡。
太阳完全升起来了,青山翠绿,露水未散。她完全沉浸在美景中,连时间都忘了。我站在一旁,都不忍心打破这份美好,恍惚间,好像听见她的呼吸和山间的回音融在了一起。“该回家啦。”我轻轻扯了扯她的衣角。她没说话,只是久久地望着晨曦下的群山,眼睛里闪烁着晨光,整个人都陶醉在这绝美的日出里,无法自拔……(指导教师:廖文广)
会跳舞的火星
本报小记者 湘潭县赵家洲中心小学2206班 莫瑾
春节的喜庆,就像在欢快跳舞!你瞧,烟花在夜空跳起优雅的华尔兹,饺子在蒸笼里蹦蹦跳跳,就连弟弟的新棉鞋,也在雪地上欢快地跳着格子舞。这些活泼的舞步,一下子把冬天的寒冷赶跑啦!
要说春节里最会跳舞的,那肯定是鞭炮的火星!大年初一清晨,哥哥一把扯掉我的棉被,我就像坐着“魔法飞毯”,从美梦中被拉了出来。我们急匆匆跑到小卖部,好家伙,买鞭炮的队伍都快扭成麻花了!我和哥哥像两条灵活的小泥鳅,在大人们的腿缝间钻来钻去。不一会儿,塑料袋里就装满了好玩的鞭炮:会转圈跳芭蕾的“金孔雀”、戴着银帽子翻跟头的窜天猴,还有一生气就“啪嗒啪嗒”跳脚的摔炮娃娃。
午夜钟声敲响,我裹得像个圆滚滚的雪人。“看我的!”爸爸握着我的手,点燃了“火星特快号”。引线“滋滋”地冒着火星,像在跳华尔兹。紧接着,“咻——”一道银光冲向夜空,“嘭”的一声,炸出满天闪烁的小火星,像一群调皮的小跳蚤,把电线上的麻雀吓得扑棱棱乱飞。仙女棒也很神奇,轻轻一划,黑暗中就跳出会跳房子的小火星。弟弟追着光斑跑,在雪地上留下一串糖葫芦似的脚印。
“开饭啦!”奶奶用锅铲敲出响亮的“开饭铃”。糖醋鱼翘着亮晶晶的尾巴,在盘子里跳起水上芭蕾;年糕块你叠我、我叠你,玩起了叠罗汉;饺子在蒸笼里蹦蹦跳跳,热闹极了。我们刚要举杯,姑姑突然喊道:“看这里!”“咔嚓”一声,手机记录下我们灿烂的笑脸。照片里,妈妈笑弯的眼睛,就像月牙船,装满了幸福的星星。
现在,我的铅笔盒里还躺着半根仙女棒。每次摸到它,我就想起表哥放鞭炮时冻得通红的耳朵,想起守岁时爷爷讲的故事,暖烘烘的,像刚出炉的烤红薯,想起全家福里,我们挨挨挤挤的笑脸,像一串甜滋滋的冰糖葫芦。原来,春节最会跳舞的,不是烟花,也不是火星,而是我们心中那份咕嘟咕嘟冒泡的、名叫幸福的小精灵!
(指导教师:欧阳慧)
传承红色基因 践行环保使命
本报小记者 湘潭县山塘小学2003班 郭骏
为弘扬革命精神,践行绿色环保理念,易俗河镇山塘小学组织党员教师和“四有”好学生代表一起参观罗亦农纪念馆,参与河道清洁志愿行动。
活动第一站,师生们走进罗亦农纪念馆。在讲解员的引导下,大家通过珍贵的历史照片、文献资料和革命文物,深入了解罗亦农同志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事业英勇奋斗的一生。党员教师在党旗前重温入党誓词,学生们认真聆听党支部书记彭敏的“微党课”,感悟革命先辈的精神。“罗亦农烈士28岁就为革命献出生命,他‘慷慨登车去,临难节独全’的精神让我深受震撼。”学生代表陈以宸同学在走出纪念馆时动情地说道。
随后,师生们来到纪念馆附近的母亲河畔开展环保实践。手持夹钳、垃圾袋等工具,分组清理河道沿岸的塑料袋、纸屑等废弃物。党员教师带头示范垃圾分类方法,学生们在劳动中学习环保知识,共清理垃圾10余袋。刘老师现场开设“生态小课堂”,讲解河道生态保护的重要性。“弯腰捡起的不仅是垃圾,更是对家园的责任。”“四有”好学生罗雨霞同学擦着汗说。
活动结束后,我想日后还要多参加红色研学、社区服务等有意义的实践活动,也能像今天一样收获满满。(指导教师:黄佩群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