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内统一刊号:CN43-0003 湘潭日报社出版党报热线:0731-58266666广告热线:0731-58221120订阅热线:0731-58623456






2025年07月04日

融活水精准滴灌

韶山高新区激活实体经济发展新动能

本报记者 丁玉洁 通讯员 钟甜

400万元政府资金池,精准撬动银行信贷4000万元;小微企业从“小作坊”成长为省级“专精特新”;1000万元债务“坚冰”在多方协力下成功化解……今年以来,韶山高新区聚焦企业“融资难、融资贵”痛点,创新构建“政策赋能+机制优化+精准降本”三位一体金融服务机制,以金融活水精准灌溉实体经济,为园区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。

机制筑基,畅通融资渠道。韶山高新区强化政银企协同,建立常态化对接平台。一方面,扩容政策性金融工具——动态修订《韶山高新区“助力贷”实施细则》,新增财政注资100万元,将资金池提升至400万元,最高可撬动银行信贷4000万元,放大效应达10倍。另一方面,建立健全常态化政银企对接服务机制,定期组织融资政策宣讲与精准业务培训,确保政策红利直达企业。截至今年6月底,“助力贷”累计发放33笔,总金额9400万元,当前贷款余额3800万元,成为企业稳定的“金融血液”。

精准降本,切实减轻企业负担。“降的是利率数字,升的是企业信心!”针对融资成本高的痛点,韶山高新区联动市政府办、金融监管支局、财政局及10家驻韶银行,专题会商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题,强力推动降息政策落地。银行机构对园区企业117笔贷款实施利率下调,企业综合融资成本显著降低,平均年利率稳定控制在4%以下,降低企业融资成本270余万元,切实为市场主体“松绑减负”。

风险化解,重塑企业发展信心。面对企业历史遗留问题与债务风险,韶山高新区展现担当作为,探索出“一企一策”精准纾困路径。以三旺实业贷款问题为例,园区组建跨部门工作组精准施策:协调韶山光大村镇银行新增投放1000万元低息流动资金贷款,置换高成本旧贷;推动相关金融纠纷案件顺利审结,彻底解决历史遗留法律障碍;在存量贷款到期前完成无缝续贷,有效保障企业资金链安全。系列组合拳不仅化解了债务风险,更重塑了企业信用。

童佳乐食品的成长历程成为金融赋能的典范。2019年凭借100万元贷款完成生产线认证,疫情期间获192.7万元“科创e贷”扩产,目前企业授信额度达3000万元。这家曾仅有10人的小企业,现已发展为200名员工、年产值逾8000万元的省级“专精特新”企业,并与英氏等大型婴幼儿食品品牌建立合作。“童佳乐发展的每一步,都有银行的鼎力扶持。”董事长杨淼感慨道。

韶山高新区通过机制创新、降息减负、精准服务,让金融活水直达实体经济根系。目前,园区企业存量贷款规模达12.5亿元,金融服务根基持续夯实。随着“助力贷”等政策工具持续增效,韶山正以更具吸引力的营商环境,滋养更多企业破土成林、拔节生长。

--> 2025-07-04 本报记者 丁玉洁 通讯员 钟甜 本报记者 丁玉洁 通讯员 钟甜 融活水精准滴灌 1 1 湘潭日报 c130383.html 1 韶山高新区激活实体经济发展新动能 /enpproperty-->